公司新闻
寒冬时节,当冷库的冷凝压力过低时,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干扰,进而影响冷库的保鲜效果。了解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,对保障冷库在冬季稳定发挥作用至关重要。
首先,要明白冷凝压力过低的常见原因。冬季外界气温低,冷凝器散热过快是主因之一。相较于其他季节,寒冷的空气能迅速带走冷凝器散发的热量,使得制冷剂在冷凝器中过早过度冷凝,压力随之大幅降低。另外,若冷凝器的换热面积过大,也会加剧这种散热失衡的状况,导致冷凝压力难以上升。
当发现冷凝压力过低时,最直接的调节方法之一便是调节冷凝器的冷却水量或风量。对于用水冷却的冷凝器,适当关小冷却水管路上的阀门,减少冷却水的流量,减缓制冷剂的散热速度,从而促使冷凝压力回升。但操作过程务必小心谨慎,时刻关注压力变化,以防调节过度。若是风冷式冷凝器,可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或关停部分风机来实现。在低温的夜晚,关停部分风机,让冷凝器自然散热,避免过度冷却,等到白天气温稍高时,再根据压力情况合理开启风机。
增加热负荷也是提升冷凝压力的有效举措。在冷库允许的情况下,可以适当多存入一些货物,利用货物自身的热量散发,使冷库内需要制冷的热负荷增加,进而带动整个制冷系统的运行负荷提升,让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冷凝过程趋于正常,压力得以稳定。不过,这需要精准把控货物的存储量与存储条件,避免对冷库内已有的货物品质造成影响。
此外,还可以考虑给冷凝器 “保温”。在冷凝器表面包裹一层保温材料,像是岩棉板或橡塑海绵等,减弱冷凝器与外界寒冷空气的直接热交换,防止制冷剂过度冷凝。这看似与冷凝器的散热功能相悖,但在冬季低温环境下,却是平衡冷凝压力的巧妙手段,能让冷凝器在适宜的温度区间工作,保障制冷循环顺畅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调节冷凝压力的过程中,一定要密切监控制冷系统的各项参数,如压缩机的吸气压力、排气压力、库内温度等。任何一个参数的异常波动都可能预示着新的问题,需要及时调整策略或寻求专业维修人员的帮助。
冬季冷库冷凝压力过低虽棘手,但只要找准原因,采取科学有效的调节方法,精细运维制冷系统,就能让冷库安然度过寒冬,持续为各类生鲜、医药产品等提供可靠的低温储存环境。